阳春二月,大地回暖。柏家坪镇广袤的田野上机器轰鸣,耕田设备来回穿梭···呈现出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。柏家坪镇在早稻生产中坚持“稳”字当头,突出抓“早”抓“实”,多措并举实现粮食生产“稳政策、稳面积、稳产量”工作目标。
精准施策,推动早稻面积产量双增
打出整治耕地抛荒组合拳。为推进荒地复垦、鼓励粮食生产,柏家坪镇安排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核实,摸清各村(社区)抛荒耕地底数;同时利用村村响广播、微信群等方式做好宣传,并组织镇、村干部走访入户,积极动员种粮大户流转抛荒地、鼓励村民复垦复耕、代耕代种;推行耕地抛荒责任追究制,由班子成员包村、村组干部包户包丘块,确保一丘不漏。目前,柏家坪镇已整治抛荒地541亩。
科技护航粮食生产提质增效。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,配套推广机插秧、机抛秧。目前,柏家坪镇已落实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秧田303亩,可服务农户233户,可插大田面积8646亩;积极发展生态农业,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,提高利用率,并推广杀虫灯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措施,严把粮食质量安全关;以绿色发展为导向,推进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生产、产业化经营,大力发展优质稻;积极开展订单生产,以龙头企业为依托,与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签订优质稻订单合同。
强化保障,服务先行促进农民增收
落实惠农补贴政策。严格按照“多种多补、少种少补、不种不补”“谁种粮、谁受益”原则,提高规模种植奖补、稻谷补贴和耕地地力补贴指向性、精准性和实效性。
运用农业保险政策,提高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。加大农业保险宣传,拓宽农业保险范围,积极动员水稻种植大户购买农业保险,增强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。
整合水利、国土、农业、农机等部门项目资金,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,畅通灌溉渠道,保障春耕生产农田用水需求,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工作。
同时,加强技术指导和提供农机服务,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,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,促使农民增收。
示范引领,绘就现代农业发展底色
加强项目引领,建设示范基地。柏家坪镇以“高档优质稻+”模式为突破口,打造河西片、刘均申都喜片、大路尾片等千亩以上高产示范片,力争全镇高产示范规模突破0.5万亩。
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抓好郑古元、新团结、可亭、王家冲村高标准农田建设,并以此为样本,因地制宜、合理规划,打造更多土地平整、集中连片、设施完善、农电配套、土壤肥沃、生态良好、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,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。